南京齐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隈研吾的浪漫,如何在空中用3D打印笔设计建筑

浏览:1100 时间:2024-05-28 分类:行业动态

想像艺术家一样

在三维空间里任意“作画”?

3D打印笔就可以实现!

3D打印笔原理与普通3D打印机的相似,挤出的热融塑料ABS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使得完成后的画作是具有一定强度得以保持造型。3D打印笔可以说是注重精确的3D打印机的“艺术化”延伸,但不需要提前建好虚拟模型。

去年,东京大学的一群学生在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的带领下,使用3D打印笔创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建筑结构。

这个建筑——该团队将之称为“大型手绘结构”——。

技术传统上就是用来自动化和代替人的劳动的,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未能利用人类直觉在制造过程中的优势。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法可以改变当前机器制造和人类制造一分为二的现状。”

——该团队的成员之一Kevin Clement相信该项目可以帮助证明

人类的直觉仍然能够在数字化建造技术中发挥作用。

(Clement和他的团队属于东京大学的Obuchi实验室,并作为作为全球30个建筑与城市规划项目的一部分接受前建筑协会课程主任 Yusuke Obuchi的领导。这个更大的项目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监督的,他同时也运营着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但是具体到Clement的这个项目中,导师则是Yusuke Obuchi。)

为了建造这些作品,他们使用了3D跟踪系统来实时计算3D打印笔的精确位置,以此来辅助创作者准确地展现自己的意图。当用户扣住3D打印笔的按钮时,材料会从其笔尖喷嘴处挤出。

起初,这些丝线的粘性和温度都很高,但是一旦冷却下来,它们就是非常漂亮的具有韧性的透明塑料。这种笔能够构建比传统3D打印机大很多的模型,并让更复杂的形式成为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系统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可以修改它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且增减参与构建的成员也很简单,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参与进来共同创作这种复杂的全尺寸结构。“

——Clement

他们创作的这个建筑结构的是临时的,预计生命周期约为九个月。但他们也可以使用3D打印笔来添加额外的枝干,来帮助增强薄弱区域,甚至通过调整使其适应新的功能。

除此之外,设计师们还想利用这个项目探索制造过程的民主化——即邀请公众来参与修改和扩展该结构,与此同时他们还想测试该结构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耐久性。

参与的学生认为,这项可视化的技术,可以再度证明,在一个充满电子设备的世界,甚至机器已经开始持续替代人类时,人类的作用依旧十分重要

这些学生的作品,均在东京大学的小渊实验室设计完成,该实验室由前任建筑协会课程总监小渕祐介创立。此外,3D打印笔的成功还离不开大阪大学Global 30项目和城市化项目的帮助,这两个项目同样由隈研吾管理。

▲隈研吾

“这个系统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打印物品的形态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进行调整,临时调整增加去去除某些结构都非常方便,这让建筑能根据制造者的表现产生适应,非常了不起,这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起同时创作,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大型3D打印机的出现让建筑物的打印成为了可能,但是昂贵的费用、巨大的起重架和严格的现场条件控制让这一切还很难被普及。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被众多规则所束缚的建筑复杂形态,只好被用来建设一次性的文化设施”。

——隈研吾


感谢 ZaomeDesign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pgivewu

隈研吾的浪漫,如何在空中用3D打印笔设计建筑

浏览:1101 时间:2024-05-28 分类:行业动态

想像艺术家一样

在三维空间里任意“作画”?

3D打印笔就可以实现!

3D打印笔原理与普通3D打印机的相似,挤出的热融塑料ABS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使得完成后的画作是具有一定强度得以保持造型。3D打印笔可以说是注重精确的3D打印机的“艺术化”延伸,但不需要提前建好虚拟模型。

去年,东京大学的一群学生在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的带领下,使用3D打印笔创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建筑结构。

这个建筑——该团队将之称为“大型手绘结构”——。

技术传统上就是用来自动化和代替人的劳动的,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未能利用人类直觉在制造过程中的优势。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法可以改变当前机器制造和人类制造一分为二的现状。”

——该团队的成员之一Kevin Clement相信该项目可以帮助证明

人类的直觉仍然能够在数字化建造技术中发挥作用。

(Clement和他的团队属于东京大学的Obuchi实验室,并作为作为全球30个建筑与城市规划项目的一部分接受前建筑协会课程主任 Yusuke Obuchi的领导。这个更大的项目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监督的,他同时也运营着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但是具体到Clement的这个项目中,导师则是Yusuke Obuchi。)

为了建造这些作品,他们使用了3D跟踪系统来实时计算3D打印笔的精确位置,以此来辅助创作者准确地展现自己的意图。当用户扣住3D打印笔的按钮时,材料会从其笔尖喷嘴处挤出。

起初,这些丝线的粘性和温度都很高,但是一旦冷却下来,它们就是非常漂亮的具有韧性的透明塑料。这种笔能够构建比传统3D打印机大很多的模型,并让更复杂的形式成为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系统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可以修改它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且增减参与构建的成员也很简单,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参与进来共同创作这种复杂的全尺寸结构。“

——Clement

他们创作的这个建筑结构的是临时的,预计生命周期约为九个月。但他们也可以使用3D打印笔来添加额外的枝干,来帮助增强薄弱区域,甚至通过调整使其适应新的功能。

除此之外,设计师们还想利用这个项目探索制造过程的民主化——即邀请公众来参与修改和扩展该结构,与此同时他们还想测试该结构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耐久性。

参与的学生认为,这项可视化的技术,可以再度证明,在一个充满电子设备的世界,甚至机器已经开始持续替代人类时,人类的作用依旧十分重要

这些学生的作品,均在东京大学的小渊实验室设计完成,该实验室由前任建筑协会课程总监小渕祐介创立。此外,3D打印笔的成功还离不开大阪大学Global 30项目和城市化项目的帮助,这两个项目同样由隈研吾管理。

▲隈研吾

“这个系统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打印物品的形态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进行调整,临时调整增加去去除某些结构都非常方便,这让建筑能根据制造者的表现产生适应,非常了不起,这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起同时创作,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大型3D打印机的出现让建筑物的打印成为了可能,但是昂贵的费用、巨大的起重架和严格的现场条件控制让这一切还很难被普及。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被众多规则所束缚的建筑复杂形态,只好被用来建设一次性的文化设施”。

——隈研吾


感谢 ZaomeDesign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pgivewu

×
扫一扫
发送图纸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